時事
連假結束心情好憂鬱 專家傳授撇步讓收假症候群遠離你
發佈時間2025.02.02 13: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02 13:00 臺北時間
春節連假9天就要結束了,不少人會因為明日要返回工作崗位感到心情不美麗,甚至產生憂鬱、焦慮,那可能就要小心「收假症候群(post-vacation symptoms)」!不少醫師、專家不約而同都建議民眾均衡飲食與運動、調整作息、制定小目標。
對於不少上班族會隨開工日將至,感到提不起勁、精神緊繃與壓力,高雄市衛生局就曾建議4個小撇步讓自己收心並紓壓、重回規律生活,避免「收假症候群」的發生。
「清淡飲食」:連日假期不免稍微放縱自己的飲食,幾天的大魚大肉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負擔,可於假期結束的前幾天回歸正常飲食習慣,將自己的身心調整至最好的狀態。
「預留時間」:快速的切換作息可能造成身心的不適,盡量不把活動安排到連續假期的最後一刻,預留假期結束前的一小段時間, 好好與自己對話,重新調整自己的思緒,準備好後再次出發。
「腹式呼吸」:閉上雙眼,將空氣緩慢充滿胸腔,感受自己吸進、吐出的呼吸,只要五分鐘也能有效的放鬆肌肉、降低壓力,釐清自己的想法及情緒後,就能做好準備面對任何的挑戰。
「散步紓壓」:連續假期的行程安排往往相當緊湊,身體及心理容易出現疲勞的情狀,給自己半個小時的時間出外散步、小做伸展,可以讓身心都調適至放鬆狀態,調整收假狀態。
據《華人健康網》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妮可霍林斯黑德(Nicole Hollingshead )博士指出,「大家要認知這種現象並不少見,當你與家人和朋友多談論此議題時,就會發現你不是唯一正在經歷收假症候群的人。」報導提及收假症候群常見症狀包含壓力、悲傷、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
儘管收假症候群延續時間不會太長,但可透過小方式來預防,報導提及「紀錄假期生活」「安排生活小目標」「嘗試新活動」,可透過紀錄假期生活,讓自己回到日常工作,也可知假期中發生的事可帶來正向意義;可在開工那週安排有趣活動,設置簡單小目標可以達成。此外,回歸正常生活最重要是保持充足睡眠,並均衡飲食及運動可緩解焦慮。
據《HEHO》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陳可家指出,普遍的收假身心狀況通常有3種情況,包含心理上的不願意、生理時鐘的調整、情緒波動,假期可能會因通宵打牌、追劇、玩電玩而導致作息大亂,心態也會從假日輕鬆氛圍轉換到工作狀態,容易有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心裡會有抗拒感。
陳可家同時傳授收心6招,包含提前調整作息、制定工作計畫、逐步過度、保持積極心態、健康飲食與運動,他建議在假期結束調整作息讓身體適應正常規律,也可在放假前即規劃復工後的首週工作計畫,首個工作日也可安排一些輕鬆任務,避免一開始就承受過重的工作壓力,最後是維持均衡飲食,並適量運動以幫助身體恢復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