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鏡評】川普交易是企業與股市亂源 發佈時間 2025.02.13 07: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5.02.13 07:29 臺北時間
川普把政治決策當成交易,但對手感受到的卻是脅迫和勒索。川普團隊也手忙腳亂,被迫在倉促混亂之下做出重大決策。(東方IC) 川普上任才短短一個月,美國的企業領袖就像半夜被叫起床「緊急集合」的阿兵哥那樣,忙成一團。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是自願的,他變身清掃政府貪腐的吹哨者,瞬間成為美國聯邦公務員懸賞暗殺的頭號戰犯,馬斯克原本就是過度多產的創業家,電動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商用火箭、低軌衛星等戰線拉得很廣,每個事業都有吹牛過度、慣性遲延的問題,在老闆跑去搞政治後,原有的事業肯定要受影響。
其他的企業領袖,則大多是在驚呼聲中被迫「叫起床」的。例如川普想拿烏克蘭稀土礦產開發權,來換取澤倫斯基與普丁和談,美國稀土礦產公司Energy Fuels、MP Materials突然就被推上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的最前線,這幾家的公司規模很小,站上舞台兩腿都要發抖。
接著川普突然宣稱要接管迦薩,先不討論政治上的可行性,光是推土整地、城市規劃、土地標售、然後會是幾十年的開發商機,就是一場天方夜譚的生意。問題是,美國基礎建設產業正在大搞機場、公路重建,已找不到工人,機器設備百分之百使用,後續還有烏克蘭重建的海外擴張計畫,如今又突然掉下沙漠廢墟重建的大夢。川普團隊打電話來問,企業主管當然要說可以做,但是案子真假難測、變數太多,to be or not to be(尋活還是尋死),真是難以抉擇。
稀土、基礎建設公司還算好命的,兩週前川普要課徵加拿大25%關稅,美國與加拿大脣齒相依、生意往來根本就是連體嬰,面對川普大刀開鍘,佛羅里達的水果商人(加拿大橘子汁進口來源)、五大湖區的汽車巨頭(每家都在加拿大投了大錢設汽車廠)、還有高度仰賴加拿大電力供應的幾個州,全都像熱鍋螞蟻那樣拚命跑華盛頓、找川普身邊的金主,哀求避免商業災難。
投資圈也是一片混亂,5千億美元的主權基金,錢從哪裡來、要做甚麼,一篇正式的報告都沒有,總統就通告全世界了;情勢變化太快,華爾街研究員拚命寫報告,還沒交出去川普又發出更刺激的金句;交易員前一秒還在避險加拿大幣貶值,下一秒又被川普髮夾彎來回修理。市場劇烈震盪固然有短線機會,多數的投資人與基金卻都是受害者。
川普把政治決策當成「交易」,利用震撼和混亂讓對手措手不及,試圖取得最大利益,但是對手感受到的卻是脅迫和勒索,彼此信賴的繩索突然斷裂,川普自己的團隊也手忙腳亂,被迫在倉促混亂之下做出重大決策。
對川普最佳的形容,就是紐約洛克斐勒中心那尊全身肌肉、扛著地球兀自向前衝的巨人,他有遠大的理想,向前衝刺踩踏卻都是一片狼藉,跟著他固然有大塊利益,只是萬一不幸被踩死,也無處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