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娛樂透視】讀劇匯搭建交流平台 媒合創投推動音樂劇產業化
發佈時間2025.02.22 05: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22 05:29 臺北時間
唱歌集去年11月於高雄衛武營推出《爬上頂樓看月亮》搶先試聽會,12月在二條通劇匯舉辦讀劇(圖),逐步打磨劇本。(榮耀基金會提供)台灣音樂劇日益蓬勃,卻面臨經費不足與商業模式尚未健全的挑戰。榮耀文創產業基金會攜手文策院打造音樂劇創投媒合平台「讀劇匯」,讓創作者在作品開發階段即能獲得市場意見並媒合潛在投資方,推動本土音樂劇產業化。
首屆讀劇匯日前落幕,由《爬上頂樓看月亮》與《阿媽的比基尼》各獲50萬元製作啟動資金,吸引影視公司及場館單位洽談合作,拓展IP商業價值。
榮耀文創產業基金會(以下簡稱榮耀基金會)董事長雷輝出身科技業,曾任明基電通全球營銷總經理、宏碁電腦副總經理,退休後投入表演藝術領域,擔任綠光劇團《再會吧北投》《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製作人。
雷輝有感台灣音樂劇產業化不足、商業模式尚未健全,2022年成立榮耀基金會串聯資金與資源、扶植音樂劇創作者,董事會成員包括牽猴子共同創辦人王師、演員吳定謙等人,2023年由有15年劇場製作經驗的孫瑞君出任執行長。
孫瑞君表示,音樂劇在台灣日益蓬勃,但仍面臨資金壓力及演出週期短的挑戰。「一齣音樂劇製作成本動輒數百萬元,僅依賴公部門補助難支撐長期發展,若能在開發階段獲取市場意見並媒合潛在投資方,有助於提升作品品質與商業潛力。」
在董事會支持下,孫瑞君參考金馬創投會議模式,攜手文策院打造音樂劇創投媒合平台「讀劇匯」,結合讀劇試演、提案培訓與創投媒合,構建完整的音樂劇孵育機制,邀請大慕可可、樂到家國際娛樂、和氣資本、綠光創藝、大清華傳媒、華研音樂、天使放大、聯合數位文創、有戲娛樂等9家橫跨音樂、影視及劇場界的創投天使全程陪伴參與。
去年4月,第一屆讀劇匯啟動徵件,由榮耀基金會、文策院及創投天使組成評審團,選出8個具潛力的音樂劇企劃案,提供每組團隊8萬元的讀劇製作費,10月到12月於「二條通劇匯」舉辦多場公開讀劇試演,演後與觀眾進行文本交流。
孫瑞君解釋,讀劇是在沒有走位的情況下由演員演繹劇本,許多百老匯音樂劇在製作期透過讀劇測試市場反應,耗時數年優化作品;但台灣受限於成本與製作環境,讀劇多在確定檔期後進行,作為演出前的宣傳,內容調整空間有限。「我們希望團隊在沒時程壓力的狀態下,專心將劇本打磨到最好。」
唱歌集去年11月於高雄衛武營推出《爬上頂樓看月亮》搶先試聽會(圖),12月在二條通劇匯舉辦讀劇,逐步打磨劇本。(唱歌集提供)為爭取投資方支持,讀劇匯邀請業界專業人士指導8組團隊提案技巧,經半年培訓後,於今年1月提案大會闡述作品構想與製作計畫,最終由《爬上頂樓看月亮》與《阿媽的比基尼》脫穎而出,各獲50萬元製作啟動基金。孫瑞君透露,評選標準涵蓋故事吸引力、內容可行性及團隊製作經驗,「最重要的是作品是否有成為高人氣音樂劇的潛力。」
《阿媽的比基尼》舉辦讀劇文本交流會,創作團隊蒐集觀眾意見。(榮耀基金會提供)《爬上頂樓看月亮》由來自高雄的唱歌集音樂劇場(以下簡稱唱歌集)製作,源自劇作家簡莉穎的原創故事,場景設定在百年女校,以日本民謠〈朧月夜〉串起當代高雄與日治台灣的文化樣貌,透過跨時空敘事呈現女性細膩情感。
唱歌集2022年以外送員生活為題材製作《今晚,我想來點》。(唱歌集提供)唱歌集製作人詹喆雅表示,唱歌集過往以快速反映社會議題為特色,例如2019年因應音樂劇潮流推出《大家都想做音樂劇!》,2022年以外送員生活為題材製作《今晚,我想來點》。「《爬上頂樓看月亮》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述說台灣歷史,需花費時間田調,希望透過讀劇匯的孵育過程讓作品更成熟。」
詹喆君(左 )與詹喆雅(右)在讀劇匯提案大會闡述《爬上頂樓看月亮》的構想與製作計畫。(榮耀基金會提供)讀劇文本交流會上,詹喆雅主動蒐集觀眾意見,得到務實建議。
讀劇文本交流會上,詹喆雅主動蒐集觀眾意見,在劇本及作曲層面都得到務實建議,關注重點包括,「全女性卡司的聲音會不會太尖銳?對白融合台語、華語與日語,會影響觀劇體驗嗎?以清新民歌作為音樂劇開場是否過於平淡?」唱歌集創辦人暨團長詹喆君認為,參與讀劇匯像投入產業的基礎建設,「讓我們更理解讀劇的目的,以及觀眾參與讀劇的意義。」
SML樂劇創製藝術總監雷昇(左一)、製作經理王文倢(左二),與唱歌集團長詹喆君(右二)、製作人詹喆雅(右一)參與讀劇匯取得佳績,榮耀基金會執行長孫瑞君(中)一路扶持。《阿媽的比基尼》由2022年成立的音樂劇製作公司「SML樂劇創製」打造,改編自彭素華的小說《奶奶們的比基尼》,講述一名阿媽在生命倒數時,決定實現少女時與初戀的約定,和孫子及社區姐妹展開追夢公路之旅。藝術總監雷昇表示,公司創業作為探討戰爭與國族議題的《熱帶天使》,此次嘗試當代的溫情題材,「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祖孫情的故事不僅貼近人心,也具市場潛力。」
SML樂劇創製以探討戰爭與國族議題的《熱帶天使》為創業作。(SML樂劇創製提供)雷昇指出,《阿媽的比基尼》目標觀眾涵蓋樂齡族群,團隊根據讀劇後的反饋,決定增設中場休息時間;此外,由於劇中約一半對白為台語,部分較艱澀的用詞將改得更口語化,同時細化角色設定,使故事脈絡更清晰。
《阿媽的比基尼》改編自彭素華的小說《奶奶們的比基尼》。(翻攝自博客來)透過讀劇匯的曝光,《爬上頂樓看月亮》吸引影視改編及投資者洽詢,《阿媽的比基尼》則收到場館單位演出邀約,為商業發展奠定基礎。孫瑞君透露,其他未獲獎的團隊也都得到洽談機會,「提案大會除了9家創投天使,還有漫畫等泛娛樂產業人士參與,可見大家對好內容有高度需求。」特別的是,《爬上頂樓看月亮》《阿媽的比基尼》完善製作計畫後,可申請文策院最高49%的股權投資,「我們輔導團隊寫投資計畫書,算是售後服務。」
透過讀劇匯曝光,《爬上頂樓看月亮》吸引影視改編及投資者洽詢。
「培育商業音樂劇製作人是榮耀基金會的重要目標。」孫瑞君表示,過去製作人常被視為幫助藝術家實現夢想的角色,但他們也是接軌市場的推手,應更受重視。SML樂劇創製製作經理王文倢觀察,台灣劇場長期由創作者主導,製作端的影響力相對薄弱,如何在藝術與商業間取得平衡是當前課題。「讀劇匯透過投資機制,讓作品在開發階段與市場對話,協助音樂劇團隊探索商業模式,開啟更多可能。」
首屆讀劇匯日前落幕,參與團隊與文策院長盧俊偉(後排左八)、榮耀基金會董事長雷輝(箭頭處)及創投天使合影。(榮耀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