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藍三策略反罷免1】罷免對決局勢升高 藍基層坐不住先開戰
發佈時間2025.02.18 05: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18 05:29 臺北時間
罷團資源有限,不少國民黨民代接下來將投入罷免連署,協助民團。(翻攝賴苡任臉書)大罷免潮漫延全台,第一階段查核預計2月底出爐。本刊調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日已拍板反罷免空、陸戰3大計畫,一是罷免若進入第二階段連署,黨中央將轉守為攻,透過地方組織全力支援藍委反制;二是已和藍營3大諸侯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及台中市長盧秀燕達成共識,視此役為2026年選舉前哨戰,啟動團體戰反罷免;三與立院黨團併軌,針對預算案凍結議題備妥說帖,強化空戰論述,不再僅是被動防守罷免案。民進黨方面,則啟動「顧好立委專案」,與遭提案罷免的綠委商討整體策略,待第二階段連署起跑,將展開火力救援。
大罷免潮來襲,截至18日為止,國民黨立委遭提罷免達35人,民進黨16人。面對罷免輿論對藍營日趨不利,黨主席朱立倫近日啟動反罷免計畫,日前他在國民黨彰化縣黨部直批執政黨:「政府應該趕快想辦法拚AI、拚貿易,不是還在搞大罷免、拚政治!」一席話也被黨內解讀朱已調整反罷免戰略。
「黨內主張正面迎戰的聲音愈來愈強,朱要捍衛黨魁寶座,反惡罷這場仗就是期末考。」一位藍營中常委直言,黨魁改選時程落在罷免投票後,朱立倫要想連任黨主席,最好的成績單就是讓提案被罷免的藍委「一個都不少」,反之,若冷處理到情勢失控,罷免投票後,藍營勢必有人會逼宮。
本刊調查,大罷免案若進入第三階段投票,時間估計落在7月到9月間,時程很可能與國民黨主席改選日期接近。藍營評估,這股罷免潮現階段雖難估算結果如何,但不得不承認罷藍團體已讓藍委受到相當程度的衝擊,必須強力回防選區,若有人不小心因此落馬,對有意爭取主席連任的朱也會產生影響,因此這也是朱轉守為攻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內多數認為,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至今未送出立院,引來各界批評藍白聯手凍結預算,癱瘓政府,才讓罷藍連署增添柴火;朱立倫17日罕見出席國民黨智庫記者會,並親自主持核電延役相關民調,被解讀是反制罷免的起手式,有意將主軸從立院的紛亂中拉回,讓藍委在立院攻防有更多民意及立論基礎。
為此,朱已拍板3大反制策略,一是罷免案若進入第二階段連署,黨中央將開綠燈,讓黨公職介入,並採取熱戰方式因應,透過地方組織全力支援藍委反制。一位黨務人士表示,民進黨地方黨部都已發出公文,要求黨公職協助罷藍委案,「為何國民黨不能介入(罷免案)?此刻已經不再是被動防守的階段了,否則再繼續下去,輿論只會對藍營越來越不利!」
該人士也評估,民進黨勢必將罷藍委的重心擺在中北部,鎖定台北、桃園及台中3大地區,因此,藍營的第二反制策略是,與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及台中市長盧秀燕達成共識,將此役視為2026年選舉的前哨戰,全力替藍營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