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全台僅存唯一147年歷史木製福廠 屏東佳冬9日作福

發佈時間2025.02.07 18:25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07 18:30 臺北時間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屏東縣佳冬客庄傳統新丁新枝祭將於本月9日登場,為新生兒祈福。佳冬客庄每年農曆正月12日拜...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屏東縣佳冬客庄傳統新丁新枝祭將於本月9日登場,為新生兒祈福。佳冬客庄每年農曆正月12日拜新丁、新枝,今天六根村三山國王廟開始搭建儀式場所福廠,在地方耆老帶領下,將充滿歷史的木製部件194件依編號組裝。搭建期間還有佳冬鄉立幼兒園師生前往觀賞、傳承客家文化。

佳冬鄉六根村三山國王廟總幹事楊永和表示,福廠從1878(光緒四年)年至今有147年歷史,是全台唯一僅存木造福廠,特色為不用釘子、全用榫接,目前正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希望能永續留存。佳冬六根莊的三山國王廟的「作福」儀式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楊永和指出,以往農業社會重視男性,習俗上,過完年舉行拜新丁祭典,有新生男丁家庭會將孩子帶來,祈求伯公保佑男孩順利成長。近年因生育率降低,且倡導男女平等,因此名稱改為新丁新枝祭,以新枝代表女性。

三山國王廟將於8日請伯公、辦作福晚會,9日新丁新枝祭為新生兒掛戴紅包。

屏東縣國家文化記憶庫指出,以前的客家長輩認為要拜新丁,小孩才會順利長大,也較好扶養。左堆地區正是以拜新丁祭典知名的客家地區,尤其是佳冬庄(佳冬村、六根村),左堆地區的做福主要著重在拜新丁,當地普遍稱「新丁福」而非做福;佳冬庄新丁福儀式特別之處在於承襲古禮,相當完整,且會搭建「福廠」作為儀式場地,佳冬庄的福廠是清光緒4年(1878年)以福州杉製成,流傳至今超過百年。福廠還不是一般人可以搭建,雖說每個部件都有編號標註,但迄今會搭建福廠的僅當地10多位耆老熟悉步驟。

福廠搭建完成後,祭典會於農曆正月12日在三山國王廟前廣場舉行,請聚落內的17尊伯公到福廠內,居民會帶新生兒(以前僅有男丁可參加,現在不分男女)前來參拜,祈求平安長大,並準備新丁粄作為祭品之一,拜完後分送新丁粄給親友鄰里,並在自家宴請親友。據說早期新丁粄不僅會分送給親友,而是會整個村莊每戶人家都會分送。

當地耆老表示,拜新丁有傳說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客家人移民到台灣時沒帶上祖先牌位,沒祖先可祭拜,先民就在王爺、伯公面前祈求,希望男丁好養育,長大後幫忙開墾,就這樣演變成拜新丁。新丁祭典源自於六堆地區的「做福」(又稱祈福、春福)的一環,是農業時代為了祈求當年豐收的歲時祭典,與年末的「完福」(又稱秋福)對應,是客家人敬天崇地精神及伯公信仰的表現。

屏東縣佳冬鄉為「作福新丁新枝」的福廠快搭建完成,全台僅存、有147年歷史的福廠。
佳冬福廠

小朋友到場觀看為迎接伯公進駐的木製福廠搭建。

佳冬福廠

佳冬福廠全木製榫接,每一部件上都寫著位置。

另外,今年由屏東獨立書店共同發起的創新書市「屏日曬書祭」,首度與新丁新枝祭結合,於8、9兩日在三山國王廟旁詩人步道登場。「屏日曬書祭」主辦單位表示,佳冬鄉六根庄以「活的博物館」聞名,蕭家古厝、楊氏宗祠、步月樓、張家商樓等古蹟一字排開,在這樣的聚落間逛書展,堪稱是最美的文化體驗。

「屏日曬書祭」參與在地書店包含「繫。本屋」、永勝5號、小沐屋工作室、「小陽。日栽書屋」、艸魚禾堂、「在,繁華阿嬤家」、紅氣球書屋、幼稚園小書房有機書店、咖必冊店、七木人文空間書房等;外縣市書店及出版社則有日榮本屋、大河壩小書店、地下書房、唐山書店、新經典文化及四也文化出版公司。

書市時間為8、9日下午2時30分至晚間8時30分,除了書市集外,還有唸歌團、氣球藝人等表演,同時安排作家短講,包含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員邱秀英、李萍、戴正倫及作家巴代、陳凱琳、朱宥勳等。

美濃木作「福廠」40年後復刻重現 找回入年駕的百年記憶

【蔡依璇、洪藝晅、洪俊傑/高雄報導】「沒有一根釘子,從梁柱到屋頂皆以實木榫接。」40多年前被洪水沖走的木作福廠…

AMP不支援此功能,請 點擊連結觀看完整內容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