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私小說名家成災區貴人 柳美里在福島開書店
發佈時間
2017.07.10 07:22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已複製連結
柳美里(右)在即將改裝成書店的房間裏,訴說著自己的想法。她的身旁是長子丈陽。(圖截自福島民報)
主播
智偉
編譯|劉映君
書店
核災
作家
日本
福島
6年前福島核災的災區逐漸有了復甦的跡象。該縣南相馬市小高區便是其中一例,當地已於去年7月解除避難指示,在將近一年後的現在,已有約2000人回流。而日前一位意想不到的貴人――曾以《家族電影》這本私小說勇奪芥川獎的知名韓裔女作家――柳美里,也現身了,她遷居至小高區,並期許由自宅的一部分所改建的書店,能夠連結當地歷史和居民的切身盼望,期許幫助這個小鎮找回昔日繁榮。
柳美里這位日本知名的私小說
(註一)
私小說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學的一種特有體裁,有別於純正的本格小說。私小說的特點為取材於作者自身經驗,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法,自暴支配者的卑賤的心理景象,是一種寫實主義的風格,成為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
作家,始終關切著東日本大震災的災區重建。她和東北的緣分始於東日本大震災隔年,當時她接受福島縣南相馬市的臨時救災廣播局的委託,以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身分傾聽震災的故事,也因此開始通勤來往此地。隨著與當地人日漸熟悉,到了2015年4月,她便正式和家人一起入住該市位於核災發生地30公里方圓內的原町區。
上個月11號,柳美里和龐克樂團「THE STALIN」的主唱遠藤道郎(遠藤ミチロウ)在當地電影院「朝日座」舉行的座談會中表示:「福島的城鎮在震災與核災意外當中大受打擊,落得滿身裂痕和綻開的傷口,若不將這些被磨破的線連接起來、重新織成一條完整的線的話,那是叫人很不甘心的。」
而本月2日,柳家更是移居到了位於福島第一核電廠更近(半徑20公里內)的小高區,並揮汗展開了將新居的一部分改建為複合式書店的工作。書店名為「Full House(フルハウス)」,取自其獲得了泉鏡花文學獎的同名處女作
(註二)
台灣中文版譯名《家夢已遠》,章蓓蕾譯,由麥田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含兩篇短篇小說,其中與書名同名者,內容描述一位父親為重建破碎的家庭蓋了一棟新房子,但女兒們拒絕搬進去,結果竟然找來一個流浪家庭進住,甚至供養他們的荒謬故事。而書店店名取為Full House則純粹取自英文字面上「客滿且客坐無虛席」的吉祥意涵。
。
搬家當天,柳美里將300箱以上、滿是自家藏書的行李搬到小高的新居,她邊流汗邊說道:「我想將自己的書桌置於賣場旁邊,好讓顧客能親手翻閱我書櫃裏的書。但願這間書店能夠變成像是社區中心之類的場地。」
現年17歲,就讀於原町高中的長子也來幫忙搬運行李。柳美里親自和附近的餐廳老闆娘低頭說:「我今天搬過來住了。我會開一間書店,還請多多指教。」當天工程也請了附近郊區神社的神官祈禱,以祝福在神明保佑下,當地的重建能順利進行,書店也能生意興隆。
當地在今年春天新創立了「小高產業技術高校」,柳美里想讓當地學生與居民能夠在店內互相交流,也設了咖啡廳。主要販售的書籍將由柳美里親自挑選,好讓學生能親近書本。書店會開到日本時間晚上9點(配合當地末班電車時刻),對於參加社團活動而晚回家的學子們,這間書店正是在等車的空檔抽空念書、談笑的好去處。
將來,柳美里也打算將店裏的倉庫與倉房,改建為能展示當地居民的文藝創作作品與表演戲劇的藝文空間。她也規劃了在店內與書迷進行交流的活動,並將創造更進一步認識當地現狀的機會納入視野。
藉由搬到小高市的契機,柳美里受託為小高產業技術高校填寫校歌歌詞,而她希望能為學生做更多事的念頭,便從去年開始摸索開書店的可能性。而今年2月,一位出身於原町區、就讀早稻田大學的男生,突然親自拜訪柳美里,希望她能買下自己位在小高車站前的老家。據該男學生所述,祖母因為震災所造成的混亂而必須賣掉母親的娘家,使他大受衝擊,因此「希望至少能賣給可以信賴的人」。
然而,籌措開店的資金可不容易!柳美里說:「我和銀行申請借貸時,就被回了這麼一番話拒絕:在小高區開書店簡直是慈善事業!」而今後的解決辦法是:活用網路上的群眾募資平台。她說:「若是因為預算不夠就停滯了,怎麼進行災區重建呢?」她對於達成在今年11月開店的預設目標十分有幹勁。
雖然我們遠在台灣,但是也十分樂見該書店的開業,相信它能為當地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讀者若明年有意想親臨災區,表達對當地民眾的支持,也千萬別錯過這間書店!若運氣好,說不定也能夠一窺作家平常在賣場旁邊鎮案執筆的身影呢!
參考資料:朝日新聞、福島民友、福島民報
相關文章
【311震災6週年】被譏為「輻射物」「病菌」 福島災童飽受霸凌
【311震災6週年】為了「沒有學童的學校」 她還到處奔忙...
與陌生人共眠!日本唯一的「墓地設計師」 顛覆傳統埋葬觀念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