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旅遊
【立冬呷補】40年當歸豬腳 小黃運將最愛這一味
發佈時間2017.11.09 11: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3、40年來,只靠一味「當歸豬腳」,在台北歸綏街口屹立不搖,這家小攤著實展現了某種台灣職人精神。下午4點半,豬腳一開賣,小小店面已經擠滿了被藥膳香氣吸引來的食客。
我是看到肥肉會「夾冷筍」的人,這裡的豬腳卻成功打破我心防,膠而不膩,而且沒有豬羶味,難道是黑豬肉嗎?第2代老闆陳養益的答案卻很實在,「沒有啦!哪來那麼多黑豬!」不過他也強調美味有祕訣,關鍵就在每天到市場採買溫體肉,週一市場公休,他們寧可不開店,也不賣冷凍豬。另一個祕密是豬腳只用膠質多、油脂少的前腿,用快速爐燉上2小時,皮Q肉香,帶骨切成大塊,啃起來卻毫不費勁。
肉湯香味隨著氤氳蒸氣飄,路人都被勾進來,採訪時就碰上好幾組客人是第一次光顧,其實湯底的中藥感不算特濃,怕藥味的人也能輕易入喉,陳老闆說湯裡用了當歸、熟地、桂皮、枸杞等藥材,不知是否因為藥性都屬溫熱,喝完手腳暖呼呼,喝不夠還可免費加湯。
「魯肉飯」腴美黏嘴,巷子內的都點它配豬腳湯。(25元/碗)跟老闆叫「關東煮」只會拿到魚漿做的黑輪(35元/條),其他湯料價格不一,從10元起跳。藥膳搭麵線自然是定番,但這裡的「魯肉飯」也不容錯過,帶皮三層肉丁,加上油蔥和五香,熬得膠濃澆在飯上,不少計程車運將愛它數十年如一日。另外一味台柱是創業以來就有的「關東煮」,黑輪跟當歸豬腳的組合乍看突兀,但聽小時候住附近的老客人何先生解釋才知,原來大同區一帶都是老社區,不僅台味日料多,日治遺風也藏在老小吃裡,有點混血元素也不奇怪。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