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童年家暴一】怎樣做都會被打 小學五年級的她決定不哭了
發佈時間2019.03.05 06: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今年初,一段肉圓爸家暴的影像曝光,引起社會沸騰,群情激憤,家暴瞬間成為熱門議題。家暴之難,難在被看見,然而看不見不代表沒發生,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兒童少年保護的通報案件高達5萬9,912件,家暴受虐兒童少年每天超過11人,目睹暴力與精神暴力更難以計數。
家暴的創傷非常隱微,眼淚會乾,傷口會癒合,但陰影不會消失;童年創傷會影響日後人格發展,甚至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我們採訪3位童年受家暴創傷者,了解他們如何誠實面對童年陰影,逐步摸索人生方向,也逐漸踏上自我療癒之路。
「反正哭也被打,不哭也被打,不如有骨氣一點。我就一臉木然看著他說,你打啊,把我打死算了。」回憶父親當年如暴雨襲來的抽打,30歲的她語氣平淡。但是不哭,反而更激怒父親,於是他轉身過去抽打她的弟弟。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