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關注兒童保護、被譽為台灣兒童友善醫療之父的臺大醫院兒童胸腔科主任呂立認為:「施暴者常常看到受虐者哭就會打,因為越來越氣憤,但不哭也會打,因為好像沒達到他要的效果,不管怎樣他都可以繼續施虐。」而受虐者受暴後的常見反應,可能會變外向或變內向,甚至抽離,「因為無法面對暴力,fight or flight,要嘛逃走,要嘛對抗。如果身體無法逃走,就心裡逃走,這對心理的壓抑和創傷非常大,有人會自殘,覺得自己不好;有人會抽離,什麼都不管,冷漠面對世界,漸漸疏離伴侶或人際;也有對抗型的,開始攻擊別人覺得這樣才能活下來,或是想辦法脫離環境,後來都不管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