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財經理財

【在客庄原夢5】靠好歌喉一次拿上萬小費 累800萬捐偏鄉小學

發佈時間2019.08.29 11:4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

南賢天(右2)曾以素人歌手身分,受邀到國家音樂廳演出,在力馬,他與妻兒以1小時的紮實音樂饗宴,娓娓訴說生命轉折與回饋原鄉使命。
攝影
影音
主播
飯後,天生好歌喉的南賢天,用1小時的紮實音樂饗宴,娓娓訴說生命轉折與回饋原鄉使命,充滿曠野氣息的嗓音唱著〈薪火相傳〉〈美麗的稻穗〉〈下雨天〉〈媽媽請你不通痛〉等原住民、客語、台語歌曲,搭配兒子南凱中的鋼琴伴奏與張秀娥感性串場主持,每回總教人動容不已,包括柯文哲、王永慶、外交使節都曾是座上賓。
賢天充滿曠野氣息的嗓音,讓賓客台北市長柯文哲(前中)與妻子陳珮琪(前右2)聽得如痴如醉。
南賢天直言:「很多人當場要塞5萬、10萬元小費給我,但唱歌是興趣,不是為了賺錢,推託之際,有位退休校長建議我何不先收下,積少成多再用客人名義捐給部落,豈不兩全齊美?我一聽也覺得有道理。」16年來,夫妻倆陸續捐出600萬元演出小費、200元開店盈餘,總計800萬元提供台東、苗栗縣10所原住民偏遠學校,作為學生與老師的獎學金。
卑南族原住民南賢天(前排指揮左側者)擁有天籟嗓音,曾以素人歌手身分,受邀到國家音樂廳演出。(南賢天提供)
南賢天(後排左4)與妻子張秀娥(後排左3)不忘回饋部落,16年來在力馬生活工坊的演出小費與部分盈餘皆捐給偏鄉,圖為南賢天的母校南王國小學弟妹盛情迎接。(南賢天提供)
「我們不像公公當年能捐地蓋校,但鼓勵老師留在部落教育孩子,孩子如果得獎,老師也能得到鼓勵。」「如果力馬提供的一些金援、關心與擁抱,能讓弱勢孩子感受到愛與祝福,我相信那會成為一股力量,讓他們不致於走偏,成為社會問題。」張秀娥堅定地說。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