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E06|疫情風暴裡的數據新聞 開放資料真的是台灣之光嗎?
發佈時間2020.06.21 12: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肺炎風暴將落幕了嗎?這近半年來,數據新聞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總是說台灣是疫情優等生,開放資料真的是台灣之光嗎?(示意圖,Pixabay)資料新聞是什麼?數據能夠挖到什麼採訪時看不到的事?READr是《鏡週刊》的專題報導平台,在「新聞幕後,記者說」Podcast頻道,將不定期推出產製專題幕後的故事〈READr資料新聞解密〉。
【READr資料新聞解密E06】疫情風暴裡的數據新聞 開放資料真的是台灣之光嗎?
或許過了很多年,歷史上仍有一頁會寫道,西元2020年,一種名為COVID-19的病毒重創了全球各國。而細部的史料或許會分享,其中有一個地方,領土或許不大,但卻抱持著滿腔的熱心與謹慎的精神防堵病毒——是的,那就是台灣。
台灣連續多日0確診,這樣的好成績背後歸功於許多人的努力。4月底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成立將屆百日,在這防堵疫情百日的重要日子裡,台灣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我們可以從哪些數據去分析這次疫情對於台灣與全球的影響呢?
READr作為資料新聞的團隊,也在這段時間長期抗戰中,投身追蹤每天的新增案例進度外,也做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題目,舉凡5天內口罩實名制系統如何建置的故事,google提出的社區移動報告說了什麼?肺炎對這次往返台灣的航班有什麼影響,甚至對於觀光業有多麽劇烈的衝擊?連前一陣子沸沸揚揚的紐時募資廣告,READr都用了Twitter的轉貼數據,來解析其他國家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
沒錯,數據會說話,而讓這些數據說話的,正是背後辛苦的資料記者。
這一集邀請到READr的資料新聞記者又如(還會有其他人嗎?),來分享這次肺炎疫情系列報導!
01:23 READr的第一個迷惘期,武漢肺炎如何做?資料新聞團隊如何定位?
03:14 第一個資料數據小工具如何誕生?後來如何衍生成一系列各式各樣的社群的口罩地圖成果展?後續的數據追蹤怎麼做?
08:23 揭開神秘應用「武漢肺炎知識家」的神秘面紗?訓練、建立資料整合的資料庫以供查詢,合作新興媒體中心解答大眾問題。
15:00 日常生活問題儘管問,「武漢肺炎知識家」使用門檻卻很高、難以推廣?
16:26 從數據出發,深度專題有哪些:觀光產業的生與死。數據怎麼看?哪些數據可以分析?跟SARS的差異在哪? 21:28 台灣是新冠疫情優等生?或許不如你想像的那樣!「開放資料」(open data)是什麼?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10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每個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