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教授穩賺術2】法律學者操作公開收購題材 3個月賺贏定存10倍
發佈時間2021.03.30 05:5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著有《理財幼幼班》系列書籍的錢世傑,是位法律學者,同時也是一位數據控。對一般人而言,一長串密密麻麻的資訊,或許看了就頭痛,但在他眼裡卻是寶;也因此,在訊息量爆炸的資本市場,他能善用自己的法律專長,透過公開資訊,找到穩健獲利的祕訣。
錢世傑在大學教商事法,熟悉公開收購種類及過程;「常見公開收購方式有兩種,一是全部收購,另一是分階段收購。像和碩是全部收購,收購結束後鎧勝會下市;這種情況下,鎧勝股價最後就會接近87.5元,我是在消息公布後,以84.1元切入。」
他回顧,當時市場因美國大選變數持續高檔震盪;在股市風險提高下,必須為資金找到安全避風港。「說穿了,收購方是相對正派的大企業和碩,收購過程沒有跳票疑慮,比較穩當。對於像我這種沒有時間盯盤的人來說,是很篤定的獲利。」
風險極低、變數又少,錢世傑把資金停泊在鎧勝-KY,獲利果然穩穩落袋;「不要小看這種題材,3個月穩賺價差3元,年化報酬率算起來超過10%。但操作公開收購題材要注意,若是分階段收購,股價表現就得考量到其他變數,風險較高,股價走勢也較難掌握。」
像近期大江生醫宣布,董事會通過以6億元公開收購和康生普通股,每股收購價格為29元,預定最高收購量為股權的3成;若以當日和康生收盤價25元計算,溢價16%。消息一出,隔日股價便以漲停作收,對錢世傑來說,像這樣短時間就有10%安穩入袋,即是相對安全的投資。
但要注意,因為此次收購為股權的3成,加上股價在靠近收購價29元附近,就會遇到較大賣壓,想要參與公開收購題材,必須眼明手快,才能在幾天內穩穩賺到價差,安全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