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內為了讓參觀者的視覺在下一項作品前能夠「刷新」,特意讓連接廊道保持陰暗。作品《柔軟的黑洞》(Soft Black Hole)讓參觀者一個個爬過舖滿如軟骨頭沙發的空間,讓人在下陷的同時記憶起對自己身體的感知。《Matter is Void - Fire》是一個NFT作品,文字如同煙霧般在螢幕上舞動、旋轉、飄入、移出,還可坐在水中的長椅上觀賞整個過程。
「Water Area」總計有7個藝術品展區,在《錦鯉與人共舞所描繪之水面圖—無限》(Drawing on the Water Surface)作品空間裡,所有人在水中和藝術品合而為一,可以看見不同色彩的錦鯉在水面暢遊,錦鯉還會受其他錦鯉、人的影響而改變游動的軌跡或者變成花朵四散開來;更用心的是,花朵會依據當時的季節而有所改變,當日看到的就是專屬冬季,色彩絢麗的菊花!
類似的作品還包含了《自由漂浮》(FreeFloating)與我私心最愛《漂浮於落花世界》(Floating in the Falling Universe of Flowers),相較於水晶宇宙,我更喜歡「自由漂浮」空間裡一顆顆圓潤浮動的球體,用手撥動或拍打時,不僅球體顏色跟著改變、發出特有的音色,連周遭的球體都會很「合群」的作出連鎖反應,將同樣的顏色和音調傳播開來。而「漂浮於落花世界」則讓整個作品空間呈現一片黑暗,通過電腦程序即時繪製出一年四季花卉的盛開與凋落,透過作品區鏡面地板與空中的投射讓參觀者或躺或坐的被四季流動給包圍,不僅相當震撼,更令人有想要在這裡沉浸一整天的欲望。
接著來到第二重點展區「Garden Area」,這裡雖然只有2項作品,精采度卻毫不輸「Water Area」。《漂浮的花園─花朵與我同根同源,花園與我合為一體》(Floating Flower Garden: Flowers and I are of the Same Root, the Garden and I are One),以不同品種的蘭花植栽結合鏡面倒影,打造出無上下邊界的繽紛花園。就像是電影中會出現的情節,眾多的蘭花植栽會隨著人漂浮移動,但即使就此迷失在花海中,或許也讓人甘之如飴。導覽員也特別提到,只要在「teamLab Planets TOKYO」商店購買專屬提袋,就能在蘭花即將「卸任」之前將其帶回,也讓這裡的每一株植栽有了被循環栽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