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財經時事】地緣政治改變供應鏈版圖 科技廠大舉東進美國擴產
發佈時間2024.08.20 05: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4.08.20 05:29 臺北時間
台灣電子業正掀起東進美國擴產的巨浪,包括最上游的晶圓代工、半導體材料、設備、封裝測試,到下游的組裝業都會赴美。(AI繪圖Adobe Firefly生成,本刊美術組後製)台灣科技業吹起東進風潮,繼台積電之後,包括環球晶、廣達、日月光以及緯創等科技大咖相繼宣布美國擴產計畫。本刊調查,累計今年以來,台灣科技業赴美投資金額已經超過5千億元,「只要規模夠大的業者,都已被美方找去設廠,未來只會有更多台商東進美國。」資深業者直言,但美國製造挑戰仍非常艱鉅,不僅台美工作文化大不同,成本差距更是巨大,究竟需花多少時間克服,仍須觀察。
為了因應美國的業務發展及策略需要,將在美國德州斥資7千2百萬美元(約新台幣23億元)購置土地廠房。」上週一(8月12日),電子五哥之一,去年靠著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帶起的AI旋風,股價一路大漲的緯創資通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東進美國擴產投資計畫。
台積電決定在美國亞歷桑那設第3座先進製程晶圓廠。(圖片:YouTube)時隔兩天,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在上週三(14日)董事會上,再度通過增資美國亞歷桑那廠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22億元)。
本刊調查,今年以來,台灣科技業前仆後繼地宣布赴美擴產,金額早就超過新台幣5千億元,就連早在北美有生產基地的鴻海、和碩也都紛紛加碼,光過去3個月,包括台積電、緯創、廣達、日月光與環球晶在內的5家科技大咖,宣布的投資總額就超過4383億元。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