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娛樂

【本土TCG力拚突圍1】集換式卡牌30年不敗 成IP變現新顯學

發佈時間2025.02.13 05: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13 05:29 臺北時間

不少動漫遊戲IP近年跨足TCG,圖為2023年推出、由手遊《碧藍航線》授權的集換式對戰卡牌。
攝影
集換式卡牌遊戲(Trading Card Game,簡稱TCG)具收藏價值,亦可競技對戰,發展逾30年,市場規模仍在成長,吸引越來越多知名IP加入,競爭愈趨激烈。
在日、美系卡牌夾擊下,台灣原創集換式卡牌遊戲《星靈王》結合各家所長,打造極富特色的玩法與視覺,並與玩家、店家間形成循環生態系,逐漸站穩腳步。
1月底舉辦的台北國際電玩展,桌遊樂園展區成為集換式卡牌遊戲的一級戰區,共有13款TCG參展。不僅有1990年代問世、元老級的《寶可夢》與《遊戲王》卡牌,還有手遊《碧藍航線》《薑餅人》、動漫《七龍珠》《航海王》、影視作品《星際大戰》《超人力霸王》等知名IP衍生的卡牌遊戲,大多於近3年內推出。
1996年推出的《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是全球最暢銷的TCG,截至2024年底銷量超過648億張。(雲湧遊戲提供)
TCG源於1993年、在美國推出的《魔法風雲會》,確立以收集、交換和對戰為核心的玩法。玩家透過購買特定主題的卡牌包,構築牌組與其他玩家對戰,通常每張卡牌會有獨特的設計和能力,增強遊戲的策略性和趣味。
30年來,TCG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市調機構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統計,2024年全球TCG市場規模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0億元),預計至2032年能以5%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約15.7億美元(約新台幣517億元)。
《魔法風雲會》是TCG的始祖,問世超過30年,全球仍有龐大玩家。(翻攝自魔法風雲會官網)
近年IP一源多用成為顯學,TCG亦為選擇之一,因開發實體卡牌成本較電子遊戲低,且具觀賞、收藏及互動三種特性,適合IP變現。玩家在收集與對戰過程中,亦能提升對IP的黏著度,建立忠實的粉絲群。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