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不怕網友出征!周思齊再現身立法院 拋2大體育政策籲政府重視

發佈時間2025.02.07 12:52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07 12:52 臺北時間

周思齊今現身立法院,與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委員、吳沛憶同台,提出二大體育相關政策。
攝影
《運動部組織法》完成三讀,立法院今(7日)召開運動部願景座談系列座談會。日前因參加相關政策公聽會而被網友出征的「周董」周思齊,今仍不顧外界輿論與會,更提出二大體育政策,聚焦於運動文化形塑及文物保存,第一、體育文物典藏可借鏡文化部「藝術銀行」概念來保存;第二、推廣運動出版品及文化的塑形及整合,呼籲政府務必重視,並希望透過運動賽事帶來的榮耀,超越網路上撻伐、批評的聲浪。
長期關注體育政策的周思齊,去年7月因出席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與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舉辦的體育賽事防賭公聽會,遭到網友撻伐,今則出席由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委員、吳沛憶舉行的公聽會。對於網路對他的批評聲浪,周思齊會前受訪表示,網路的世界很正常,但他只希望能改善體育環境,並讓外界了解體育界的想法,讓運動及體育賽事帶來的榮耀,能超越網路上撻伐及批評的聲浪,這也是他想用體育帶給台灣人民的想法。
過去體育署對運動文化政策的路線,被視為過度側重奪牌主義及數位典藏,忽略運動文化本身的多元典範及歷史與社會意義。周思齊建議,在未來體育文物典藏方向上,可參考文化部「藝術銀行」制度概念,讓運動文物的收藏不只是捐贈,也可讓這些文物透過類似藝術銀行的方式,由國家去做鑑價、收購、租借展示的可能,讓體育文物更具價值。
他進一步提及,這部分可結合運動發展基金,比照文化部在藝術銀行上透過專業團隊的媒合,或許能開創另一個不同的可能性,例如職棒工會近幾年來,開始為球員做實戰球具拍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此,若能結合藝術銀行概念,他認為這將不只是一次性的賣出,而是讓這些文物可被估值及循環展示,也可以是典藏的另一種可能。
周思齊今出席立法院公聽會,提出體育相關政策看法。
周思齊也指出,無論是運動出版的支持、運動博物館的設置,再到運動文物的藝術銀行概念,雖然在目前的組織規劃中,「運動產業司」看起來可以包山包海,但運動文化政策不只是產業政策,應值得被好好思考及規劃,用更專業的角度去面對,成立更專責的行政單位為台灣運動文化努力。他說,台灣過去有太多前輩的珍貴體育文物,已隨著他們的凋零被家人處理掉,或是消逝在歷史中,又或者被遺忘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期盼政府能重視。
與會的成大歷史系教授謝仕淵也在會中指出,台灣需要一座國家運動博物館,對內進行業務整合、進而對外社會溝通,彰顯國家運動各面向的成就與前瞻思考,進而展現體育國力的平台。他也主張博物館可彰顯運動文化的價值,包括:認同的文化國力、產業的經濟國力、研發的科技國力、公民的社會國力。
陳培瑜表示,運動文化的累積與敘事,不應僅關於奪牌的故事,但過去體育署在運動文化議題上,不談紀錄的積累、博物館與文物徵集及出版、影視音,卻每年投注3000萬預算在「數位典藏」業務,盼隨著運動部即將成立,能更加推廣運動文化的各項議題。
吳沛憶認為,三讀通過的《運動部組織法》中,組織任務就是「形塑運動文化」,她建議,未來運動部的組織設計中,可考慮以「運動文化資源司」的高度,去建立台灣運動文化的機制,而運動部對於運動博物館的設置,也不應該再迴避。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