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台灣老店】甜蜜苦差佐思念 獅伯百年手工煎餅
發佈時間2018.03.13 11: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楊仁彬(右)與楊昭鑾(左)兄妹原本無意接手老店,母親過世後,禁不住老客人頻頻詢問,才憑記憶摸索調整配方,重振招牌。日治時期,王銀獅向日本師傅學做手工煎餅。童養媳楊玉釵傳承手藝,凌晨2點起床做餅,顧炭火無暇如廁、長年彎腰,是子女心目中的台版阿信。
手工製餅費時耗力,下一代不願接手,楊玉釵76歲因心肌梗塞驟逝爐灶前,僅存煎餅當日被搶光。好滋味一度失傳,禁不住老客人聲聲呼喚,楊仁彬與妹妹楊昭鑾合力,憑記憶摸索調整配方,重振招牌。樸實無華的煎餅歷經時間淬鍊,那份對母親的思念與虧欠,如今昇華為甜蜜滋味。
「3包先給我們啦!他明天才來,我今天就來、現在就要!」來不及消化年前累積的訂單,年後初六開工首日,獅伯百年手工煎餅門市竟有多組客人上演搶餅大戰,負責人之一的楊昭鑾拄著拐杖,仍頻頻起身作揖向客人賠不是;為避免架上數十盒客訂煎餅又被過路客搶購,她趕忙轉身交代:「快把餅收起來,今天真的不能再賣了。」
眼睜睜推掉送上門的鈔票,楊昭鑾與嫂嫂陳素卿只能苦笑以對,「手工烤的量就是有限,沒辦法。」因應春節送禮需求,楊家人年前已持續數月每天趕工逾12小時,但即使如此,單日最多只能生產75包餅,9成客人會先透過電話或網路預訂,以免撲空。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