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爛尾警報3】小心捲入爛尾樓風暴! 買預售屋用這招探建商底細
發佈時間2022.09.17 05: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房地產消費糾紛自去年底以來都是「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居冠,可見房價飛漲、交易違約事件頻傳,包括買家被逼走,業者賠付違約金重新銷售、墊高自家房價;南部更常見小建商自建自售,卻因資金控管不足、留下爛尾樓淪法拍,損害購屋人權益。專家教你買預售屋掌握3招,打聽建商底細、看清合約內容再簽約。
房屋交易違約反悔,以往常見於買方,如今房價高漲,反而是賣方毀約居多,專家建議民眾先透過官方系統、了解建商底細,再仔細審視合約內容是否符合公版定型化契約的標準,掌握以下3招,確保自身權益。
台灣消保協會主任黃琞傜說,許多人買房子只考量價格、地點,其實應該把「建商信譽」放在首要。
律師蔡志雄指出,各家建商的合約內容不同,但是都必須遵守內政部的公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再由建商自行加減內容。
例如公版的延遲交屋每逾1日需賠付萬分之5單利利息,若契約的遲延利息為萬分之2,因不符合公版契約,民眾就可要求改正,並增補契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