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姓名學」會員專區娛樂文 項貽斐 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01.06 10:06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2 臺北時間姓名學電影你的名字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新海誠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橫掃亞洲,全台也以破兩億的成績創下在台動畫片最高票房紀錄。該片的日文片名《君の名は。》與另一部日片《請問芳名》(君の名は)只差一個句號,兩片相隔63年,都是日本年度票房冠軍電影。沒有句號的《請問芳名》在1953年推出,與《你的名字》同樣是歷經劫難、情牽難捨的愛情故事,《你的名字》裡的流行金句:「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都會去找你。」也完全切中《請問芳名》的神髓。佐田啟二與岸惠子主演的《請問芳名》是二戰後超級賣座的日 片。(翻攝自網路)1952年菊田一夫的廣播劇《請問芳名》大受歡迎,隔年導演大庭秀雄改編為電影,岸惠子與佐田啓二分別飾演氏家真知子與後宮春樹,兩人在1945年5月24日東京大空襲中的銀座數寄屋橋一見鍾情,匆匆離別前約好半年後原地再見,卻不及互問姓名。命運弄人,有緣無分的真知子與春樹頻頻錯過,電影連拍三集,這段傾城之戀的場景也從東京、北海道又轉到九州,堪稱日本二戰後城市行銷的代表電影。《請問芳名》當年在日本轟動程度超越戰前田中絹代主演的文藝愛情片《愛染桂》系列,並因強調形而上的愛情備受肯定。《你的名字》裡的少年男女靈魂互換,數度寄居彼此體內,更是「換我心,為你心」的屬靈愛情境界。《請問芳名》影響所及,不只台語片翻拍,1984年徐克電影《上海之夜》也有類似情節。《上海之夜》是徐克離開新藝城、自組電影工作室的創業作,以舊上海寫新香港,並從許多老電影尋找靈感。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