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從李凱莉身上可以想見《指望》的石安妮,陳希聖與蕭淑慎則不妨視為是《海灘的一天》的毛學維與張艾嘉的新世代變形;而《一一》的柯素雲根本就是《青梅竹馬》的柯素雲角色直接挪移(起源更可上溯自楊導的電視劇《浮萍》),只是男方從侯孝賢換成了吳念真;在徐淑媛與陳立華身上則又令人想起《恐怖份子》的繆騫人與金士傑,更別提林孟瑾與王安那同為叛逆孤女的形象。至於從兩代建中學生同樣持刀砍人的情節可以對比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的兩性關係及性別意識的變遷,再從吳念真與陶傳正的同學與同事之間的言談舉止又可以反映出《獨立時代》所強調真誠與虛偽的群己異同的反思,還可以從吳念真與日本人大田身上對照出《麻將》裡張國柱與柯一正兩種不同父執角色的自我辯護與自我反省,在在都可見到楊導不斷地在每一個角色及編劇細節上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