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說法是:「我從小就是這樣嘻嘻哈哈的人。」然而看在旁人眼裡,其實更像自我保護—認真,就得去正視自己輸了的事實,還不如笑看。他在參加錦標賽時也一樣,我在2樓觀賽,全場就他從頭到尾露出白牙笑呵呵,還能和裁判聊天,好像來玩的。一同參賽的還有昔日同為男孩團體的林信志和謝享軒、李享恩兄弟檔,比賽成績揭曉,林信志拿到一銀二銅,李享恩拿到一銀,黃克強什麼都沒有,在別人領獎時,還笑鬧著說:「我也要上去啦!」

上去,真不是那麼簡單。李智凱和黃克強走往不同方向的第一個岔路,是林育信教練在他們國中階段轉到體育大學任教時,只有李智凱同行。李智凱說:「因為發現自己那時成績沒有很好,家人也不希望我脫離老師,我想一想覺得有道理。」於是獨自跟著教練到桃園,和大學生一起練習。
孤單的少年,自述當時的日子是這樣過的:「把時間都奉獻給體操,回家也是一個人,就吃飯睡覺,起床又去練體操,上課,下午再練習,每天無限循環。寂寞到想放棄時,就回到房間抱著棉被偷哭。」一切都是為了小時候放話要前進奧運的目標。連導演林育賢都說,當時聽到「奧運」二字,心裡是帶著嘲笑想:「怎麼可能。」教練也說:「當時根本沒有一個觀眾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