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神明聚集,就成了廟。有些神明被丟在河裡。
好心的漁民撈起了,不忍神明繼續漂流,就蓋了棚子,供奉這些神明,時間久了,信眾多了,就成了廟。例如台北市士林區三腳渡碼頭的「天德宮」即是如此。這間廟位於行水區,行水區禁止建築,因此屬於違建,當年的信眾於是將神明放在四輪車上,成了四輪廟,警察來了就跑,後來漁民集體捐獻,蓋了「升降土地公廟」,當水位高時,這間廟也會升高,現被水利處列為裝置藝術。

董芳苑說,台灣的民間信仰來自屍體崇拜,形成萬應公,屬於偏陰的神明,例如北部較熱門的十八王公,就是最原始的落難神明。董芳苑表示,在神學系統中,東方是化生說、多神論,對於英雄的崇拜,讓小說人物也能成為神,例如廖添丁、濟公,甚至連蔣介石也能成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