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雖有良好基本面支撐,多數國家大選已經結束,政治風險大幅降低,失業率是8年來新低,11月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是2011年2月以來新高。但歐洲存在變數,一是量化寬鬆將於明年9月結束,提前享盡紅利的歐元有可能反轉而下;二是政治變數仍在,包括英國與義大利都有重要決策等待結果,民眾對於政府的寬容度也越來越差,馬克宏光環迅速消退就是證明。因此建議先不重押歐洲,待眾多變數趨明朗再來考慮。
再看美國科技股,近期雖出現回檔,但個人認為是耶誕節前獲利了結成分居多,畢竟資本支出擺在那兒,大筆資金還在排隊等著投入科技股。但美股的風險在川普,包括稅改以及基礎建設項目,甚至是移民政策,都會大幅改變資金布局變化,因此2018年可考慮將多點資產轉移至其他區域。
利多頻現 可進場
看好的區域則是日本,近期日本央行發布了一份短觀調查報告,報告中顯示目前絕大多數產業都出現產能缺口,意味困擾日本25年的產能過剩問題開始緩解,有利於2018年整體產業資本支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