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榮把行銷當選戰打,經銷點就是他的樁腳。「以前這些地方還很落後,沒有會議室,就跟你搬個板凳坐在榕樹下談。他們很好心也很熱情,請我喝可樂不是白開水,風一吹,樹葉掉進杯子裡,你能坎普爛(complain,抱怨)嗎?我還是照喝,可樂裡都是葉子的梗。」
拜訪新通路戴朝榮都親自出馬,「他們在苦,你跟著一起苦才有革命情感,不然誰要挺你?這些零售店平行串聯得很快,你這老闆不錯,大家也是會傳的,我跟他們一起作戰20年,情感不是別人用金錢就可以動搖的。」

除了靠柑仔店抬轎,及不到進口紙尿褲一半的價格,戴朝榮還大量啟用本地年輕幹部,貼近在地思維,全公司包括他只有7個台灣人,搶在國際大廠進駐前迅速擴張,「我第1年投100萬美元沒賺錢,第2年就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