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景氣已露出疲態,加上美中貿易戰翻雲覆雨,對全球經濟衝擊難以預測,因此避險型資產仍是投資組合中的標準配備,像黃金、美國公債、白銀就可特別留意。
其中,黃金投資工具豐富,包括黃金存摺、實體黃金,黃金期貨、基金及ETF,甚至還有槓桿反向型黃金ETF,投資人選擇多元,若未來聯準會持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實質利率走低,黃金走勢可望再起。
至於白銀可選擇的投資工具較少,實體白銀交易還要繳5%營業稅,因此也沒有白銀存摺。但2011年以來,白銀相較其他金融資產價格仍在相對低點,具有評價面優勢,值得投資人留意。
元大亞洲優選高收益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白銀與黃金價格呈現高度相關,且歷史波動程度約為黃金的1.7倍,白銀波動性較大,具備避險及反應基本面特性,進可攻、退可守,在資產配置上可視為一枚活棋。但因投資工具有限,投資人若想牛刀小試,看好白銀落後補漲潛力,建議可透過白銀ETF波段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