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羅子文移往越南並改名為凱勝家具。他形容,早期越南的人力、土地資源如同20年前的珠三角,當時在中國出口前十大的台資家具廠,包括凱勝,有6家都因高關稅移往越南。

有了北京、深圳的經驗,相較於一般中小企業大多選擇從5、6公頃的廠房開始投資,羅子文到越南便一口氣買下30公頃的土地。「我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拿到出口零關稅,所以還留在中國,但我觀察,中國的成本與各方面的經營早晚會逐漸凋零,我來越南,就是要承接對手的訂單。」羅子文說。
決心在越南當第一,羅子文一面籌備設廠,一面保留深圳廠運作,也試圖切入中國內需市場,但他發現低價家具的競爭者太多,在中國多耗2年又多虧損人民幣5千萬元,便結束深圳廠,在越南鎖定中高端的金字塔客群。「在越高的市場,你遇到的競爭者越少。這可能跟我的個性有關,我不喜歡粗製濫造,我喜歡把一件事情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