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第2位拿下蕭邦鋼琴大賽金牌的亞洲人——中國鋼琴家李雲迪,至今仍在許多場合彈奏蕭邦。然而,我一看最新的蕭邦鋼琴大賽得主趙成珍,台北演奏會的表演曲目,赫然發現不見蕭邦!他說:「我當然喜歡蕭邦,但也希望彈更多樣的作品,在曲目規劃上有自己的想法,想彈自己想彈的東西。」
對照李雲迪,趙成珍不因蕭邦止步,反而不斷拓展風格、曲目,短短3年出版莫札特和德布西的錄音專輯。樂評賴偉峯說,「趙成珍曾在巴黎唸書,彈法國派的德布西很自然;現在搬去柏林定居,拓展德奧派系統,所以會彈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加上他拿過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鋼琴組第3名,也能演奏俄國派音樂,他若全部發展,將會是全方位的鋼琴家。」
年紀輕,野心大,不免好奇他詮釋眾多音樂家的養分何來?他說是閱讀和看電影。問他有沒有最喜歡的作家或電影?「真的太多了,哈。」他沉吟了好一會兒,才回答:「如果想要感受神祕或焦慮不安,我會推薦希區考克的《迷魂記》,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還有很多很棒的韓國電影,像是奉俊昊和朴贊郁,都是我最愛的導演。書籍的話,我喜歡卡夫卡的《變形記》、米蘭昆德拉,也讀了很多(韓國作家)韓江的書,像《素食者》。我在巴黎也讀很多法國文學家的書,那是因為要學法文,哈。」
鋼琴家的品味很文青,大量閱讀、觀影後,不會想創作自己的音樂嗎?「我嘗試過作曲,但我發現我無法成為一個好作曲家,」他喝了一口水微笑說:「所以我繼續彈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