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藍波:最後一滴血》 時代的眼淚 會員專區娛樂藍波與《羅根》都有著「英雄遲暮」的悲涼,帶著創傷想回歸恬淡,卻又為了重要的人展開人生最後一役。(海樂提供)文 黃以曦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10.11 18:16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好萊塢影評黃以曦藍波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體現歲月痕跡的懷舊之作,是擁有時代記憶的觀眾不可錯過的。1982年《第一滴血》已過了37年,在第四集也過了11年之後,有了《藍波:最後一滴血》。席維斯史特龍已是73歲高齡了,他的藍波仍背負著最初創傷,仍是當年的正直和血性,以毫不掩飾的風霜衰老,走進換湯不換藥的故事裡。 故事講述來到人生下半場的藍波,與友人照顧形同親生的女孩,在農場過著恬淡生活。女孩堅持找尋生父,遭墨西哥毒梟也是人口販子綁架。藍波赴異地營救,展開死戰。藍波電影反映了美國社會情勢的演進,官僚、越南人、俄國…每次的對手都指向與民心的並肩,而史特龍的背景及親自擔任編劇,為這角色賦予「想回家、渴望平靜」的鮮明性格。這系列一路以來,近乎固執地沿用相同套路,簡直像是大銀幕上的角色對現實索求了存在感。而這正是藍波電影讓人未看先激動的原因。這片開始像是「地表最強乾爹」的為女出征,但觀眾很快會發現,當「老」成為核心之一,主角就不是為了帥而存在的。事實上,《藍波:最後一滴血》劇情老套簡陋,藍波外的人物都很樣板,比如找來了《露西亞與慾樂園》的帕茲薇格,但那角色同樣無甚意義。動作戲還是好看的,沒在客氣的血腥暴力,聰明地讓經典的「一個打N個」從過往的近身搏鬥變成隧道陷阱,雖然當然仍比不上當今其他優秀動作片。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