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值得思索的是,吳怡農談到以色列的民主文化如何與軍隊文化相互結合,而非彼此衝突,他提到,以色列人相當有主見,習慣挑戰權威,這個人口僅800萬的小國人民經常自開玩笑:「以色列其實有800萬個總理;第一次碰到主管,以色列下屬會問你憑什麼當我的主管?為什麼我不是你的主管?」
然而眾所周知,以色列是全民皆兵,軍隊講求服從、紀律、指揮鏈,不容許主見更不容許挑戰權威。這與以色列人的文化完全不同。以色列如何做到既民主、又能全民皆兵?
吳怡農寫到,因此以色列的軍隊並不強調盲從、或遵守典型的階層制度,而是鼓勵軍人有主見,他這樣描述:「在長官下令前,下屬和長官之間的公開討論、甚至辯論,被視為理所當然。開會時,幫大家倒咖啡的人不是階級最低、而是離咖啡壺最近的人,即使他是在場階級最高者甚至是將軍。」
吳怡農解釋這種文化:「他們給軍人判斷的空間,讓每個人決定如何執行自己的任務。他們講求的是任務的達成,而非執行的方式。軍隊的目的不是訓練絕對服從的機器人,而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他筆下的以色列軍隊,與台灣的軍隊文化完全不同,採訪吳怡農時我們特別問起這一點,因為台灣在政治上早已民主化,軍隊文化卻仍然強調絕對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