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就是「熱原拳擊隊」的來由。
陳哲宇解釋:「我們去年被資遣,如果還用『峽美拳擊隊』可能不太好,所以我就跟孩子們解釋,『峽美』沒了,我們要再想一個隊名。後來他們討論是『快樂原住民』或『熱血原住民』,這兩個都很好,最後表決出來是『熱原拳擊隊』。」
事實上,他們做的事遠遠不只成立拳擊隊而已。在隆恩埔國宅服務超過十年的楊佳賢,去年成立樂窩社區服務協會,他負責寫計畫書提案並籌錢,讓他的社工夥伴們能發揮所長。陳哲宇教拳擊,何淑琳教族語,年輕的社工右上做青少年課後輔導與陪伴,花花負責行政庶務與財務總管,這群人組成多元,能力各異,簡直就像超人特攻隊。
多年來,他們在社區不斷嘗試多元服務的可能性,楊佳賢說:「我們開拳擊課、舞蹈課,也發展婦女手工藝工作,可惜做不起來,還有記錄部落老人的故事,後來淑琳的加入,補齊我心目中藍圖的最後一塊拼圖,就是教族語,傳承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