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個時鐘的獨特聲響,最後皆成為吳念軒實質與抽象空間的共振,這過程也許與草木生長有時一樣的自然。但除了本能,還需要覺察,他摘下花,想及了這花是怎麼被生長出來的,像他與家人之間曾經是衝撞的,會直接把架吵出來,如今他說,「但原來人與人之間好像有滿多的原因⋯學了表演之後,我比較可以理解,爸媽講話背後的用意。像我媽常會說,家裡做了一些東西要不要回來吃,有什麼停車費要繳趕快回來拿。其實就是媽媽想要看到你而已,以前屁孩時都還滿不知道的。」

「以前上表演課時,老師只是叫我們閉著眼睛,跟著音樂動來動去,我就一直哭一直哭。那是一種感覺,環境裡有音樂,聽老師的聲音,完全信任他,進入他所說的想像畫面裡,你就會把很多過去的事情勾勒出來。」原來他可以任自己輕易掉入一個結界,這也是吳念軒上戲之時,自然感能夠盈滿的原因。
2017年他第一次演戲就入圍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他的羽翼仍待豐盈。只是再有憨膽,有些事回想起來還是心裡一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