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完成首映的台灣政治題材連續劇《國際橋牌社》有這麼一幕,飾演總統的楊烈在總統府迴廊巧遇一男一女,白髮男一挑眉,不少劇迷覺得這人眼熟,搜索枯腸半天,卻叫不出這顆「彩蛋」的名字。他是64歲的蘇志誠,不到30歲就追隨李登輝,曾任總統府祕書室主任。談起劇組刻意安排的場景,蘇志誠淡淡表示拍攝時沒有感觸,「真實生活裡很難碰到這樣的一幕,我很少直接和總統面對面。」那是因為你總是在總統那一側?「對。」

他曾是李登輝推心置腹的家臣,被視為寵臣、卡在總統與其他朝臣間的「夾層」。權傾朝野的蘇主任終究白了少年頭,問他在片場想起什麼?他稱都結束了。講來徐緩,情緒未見波瀾,「對我來講啊,離開總統府那一刻,就什麼都忘光了,什麼都放下了。」是了,我們在訪談中逐漸體會,對任何人來說,忘記與放下,如今都是最厚道、最留情面的說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