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謂的偉大航道,是早上行程拖到下午,才在南迴公路上隨意找間海產店午餐。徐超斌點的菜,一道道端上來,他卻很少動筷,連白飯也沒拿,只是一逕往裝滿冰塊的杯裡倒啤酒。問他怎麼吃這麼少?他睜大眼說:「哪有?我吃很多了。」像孩子一樣。
53歲的他,確實仍有種孩子氣性格,喜歡把事情講得很戲劇化,譬如「早產時,人家還開玩笑說我的肚皮是透明的,看得到內臟。」「在我們那個年代,男生考上軍校,女孩子考上護校,全村放鞭炮擺桌請客。我考上交大,沒有人理,回家跟我媽說肚子餓,她也不煮飯給我吃。大家都想,還天才兒童咧,也不過考上交通大學,畢業後是不是要當交通警察?」

但他確實算天才兒童。父親是老師,外婆是巫醫,他也算名門出身,只是母親多病,沒有健保的年代,「我們窮困的狀況跟一般農民是一樣的。」部落裡讀書風氣不盛,父親就送他到台東市念書,國二又轉到高雄。放棄交大,大學重考,他如願考上公費台北醫學院,畢業後到奇美受訓,3年升主治醫師,「應該是空前絕後的紀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