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美女常說,法案推動、社會進步需要因緣具足。1994年她開始在體制外倡議修改〈民法〉,每年婦女節都會拋出一個新議題,她稱之為「丟炸彈」。從夫居、冠夫性等歧視法條一個個被打倒,「但修到子女可從母姓就踢到鐵板,所有專家、姓名學者都跳出來罵她,說這有違傳統。但隔了2年再提,就沒有人講話。其實台灣社會進步很快,一個議題吵了一陣子後沉澱,日常生活會發生質變,例如我們提出家務有給制的概念,大家會漸漸接受家庭主婦也是一個專業工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