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廣結善緣。姚瑞中的朋友不約而同提及,他是暖男,又愛替人打抱不平。我們側訪他前女友吳音寧,她也說姚瑞中待人友善,「通常藝術家比較自我中心,活在自己的思維世界裡,輕忽身邊的人,但他是真的對人很好,時常關心別人。」
二,保持著批判精神。他做《海市蜃樓》閒置空間調查計畫,不畏得罪政府與建商,批判力道超越兩黨與國族之爭,藝術家不經意對我說:「這應該是你們的工作吼!」游崴認為:「他從90年代就不斷挑戰主流官方意識形態,善用身體(下半身)衝動,和遊戲、虛無的方式,來拆解台灣政治、社會、歷史,偏向悲情的大論述,同時也是活躍的知識份子,常對藝術環境做出批判。」
三,要有創造性。他強調:「藝術就是『找自己』的工作,發現自己是誰;但現在資訊太混亂,很容易找不到自己,許多人混混噩噩過一生。如果瓶子裝滿了,就無法再裝東西,所以要把瓶中的水倒掉,把舊思維、舊技術、舊信仰倒掉,再一點一滴累積。」今年姚瑞中策劃第7屆「台灣雙年展」,刻意不找前6屆展出過的藝術家,給更多年輕藝術家機會,並說:「我策展是抱持學習心態,想跟年輕藝術家學習他們的優點。」

四,忍受孤獨。姚瑞中說:「我以前在威尼斯雙年展一炮而紅,都是一場虛空,沒什麼了不起,重點要耐得住寂寞,藝術家很多時間都在面對自己,如果沒辦法做到,最好不要做藝術家。」他不請助理,沒有學徒,創作路上始終都是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