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大跌才要投資 恐在等待中錯過報酬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台股指數續創新高,許多投資人不敢進場,但害怕下跌所錯過的報酬,恐怕比下跌時實際的損失來得大。文 綠角攝影董孟航發布時間 2021.04.29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基金講堂新冠肺炎資金投資台積電綠角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股價指數揚 反映經濟成長去年2、3月肺炎疫情造成市場嚴重下跌後,全球股市強力反彈。目前不論台股或美股都在歷史高點,讓最近才要進場的投資人不禁擔心:買了之後就開始下跌怎麼辦?要不要等大跌再投資?台股指數續創新高,許多投資人不敢進場,但害怕下跌所錯過的報酬,恐怕比下跌時實際的損失來得大。首先要了解的是,質優的市場是長期向上成長的。例如,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從1970年1月的113點,到今天的萬七;美國標普500指數從1985年1月的179點,到今天站上4,100點。假如,一個台股投資人在加權股價指數到達2,000點時,就認為「以前台股只有幾百點,現在居然2,000,漲太高,不投資了。」那他便會錯過之後的一大段漲幅。股價指數揚 反映經濟成長所謂的高點是跟過去比,跟未來比還是不是高點?很難說得準。一個長期成長的市場,未來可能漲得更高。以台股而言,同樣的股市與指數,隨著時間進展,內涵組成有所不同;1960年代四大公司是台泥、台紙、農林、工礦,到今天大型權值公司為台積電、鴻海,整個組成的重大轉變,代表了經濟成功轉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