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明回憶起今年6月中,三級警戒延長期間,她在社區關懷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曉明老師,妳可以陪我講話嗎?」她當時還反應不過來:「妳是哪一位?」對方哭著說:「我在醫院隔離啊!」雞同鴨講了一陣子,她才認出這個聲音的主人是她以前的個案茹茹(化名)。茹茹是24歲的精神病友,今年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她打給曉明時,正在新北某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中。

染疫加上隔離
瞬間承受不住,常用藥物又快吃完了
曉明今年38歲,大學主修臨床心理學,畢業後進入醫院擔任心理師,幫病人做心理測驗和分析談話資料來協助醫生治療。但她逐漸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種隔著一段距離觀察病人的關係,她覺得「只在病房裡我幫不了個案。我想當個案在社區的夥伴,跟他們灰頭土臉一起匍匐前進。」陸續在不同社福團體工作,5年前她開始擔任社區關懷訪視員。這行業因為風險高負擔大,流動率也高,曉明在業界已算是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