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烏俄戰爭改變走私管道 德國竄升歐洲毒品輸台大國會員專區時事販毒集團利用空運,化整為零,將毒品分批輸入台灣。(東方IC)文 劉文淵攝影賴智揚繪圖|米承鶴發布時間 2023.04.12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6 臺北時間黑幫大麻販毒戰爭K他命歐洲毒品加熱菸運毒封面故事德國日本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緊鄰荷比 德成毒販新寵烏俄戰爭後,歐洲航線改變,德國突然竄起,取代荷蘭及比利時,成為歐洲毒品輸台最大國,其中以K他命、大麻最多,主因是這2種毒品在德國被歸類為管制藥品,除非數量龐大,否則海關不查,才被販毒集團相中。除了歐洲,台灣黑幫最近還找上大學生或年輕人,以每趟4萬到6萬元酬勞,讓他們到日本購買特定品牌的加熱菸,夾帶回台,再將菸彈填裝大麻油販售,形成治安隱憂。台德政府3月底在法務部簽署「刑事司法互助協議」,共同打擊跨國犯罪。右2為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林俊宏攝)上個月底,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返國述職,其中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前往法務部,與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簽署「刑事司法互助協議」,依此協議,兩國政府可合作偵辦刑事案件、凍結犯罪資產、分享資訊。對台灣警方而言,這項協議十分重要,因為去年開始,從德國空運輸台的毒品量大幅攀升,已嚴重衝擊治安。緊鄰荷比 德成毒販新寵以今年1月為例,刑事警察局宣布破獲3起跨國毒品走私案,嫌犯利用國際郵包,以吸塵器、鋼瓶、衣物等品項,夾藏大麻、K他命等毒品,企圖闖關進入台灣,這些毒郵包的發貨地通通都是德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