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失控教室》 別人以為的正義會員專區娛樂熱血女老師盼作育英才,但校園卻頻傳連續偷竊事件,而矛頭卻指向她班上學生。(光年映畫提供)文 黃以曦發布時間 2024.03.11 11:0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3.11 11:07 臺北時間影評黃以曦奧斯卡96失控教室謊言的烙印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令人打抱不平,卻也無從捍衛。《失控教室》(光年映畫提供)故事講述一名新老師卡拉懷抱熱血,不只認真上課,就算學生不積極或冷淡,她也用最大耐心去鼓舞他們;面對學校的官僚、同事間的冷漠,她真心來往應對。由於辦公室物品持續失竊,卡拉開著自己筆電錄影,想抓出是誰。人是找到了,但這舉動卻給卡拉帶來意想不到的風暴。入圍2024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電影且在獎季橫掃獎項的《失控教室》確實不負讚譽,以乍看校園小品的格局,給出宏觀對現實的觀察和批判,以及人性的灰階。觀影感受類似2012年由邁茲米克森主演的《謊言的烙印》:一個未能考慮周延的舉動,被扭曲或炒作成無可翻盤的指控,滾雪球地要主人翁「社會死亡」。做為觀眾的我們激動又無助,對那些無心與有心的推波助瀾感到憤怒,可又氣惱主角在一開始若能有細緻處理,就不會陷入如今局面。不同於《謊言的烙印》對錯更為明晰,《失控教室》則是從角色和背景設定,就複雜地同時處理許多題材,以一起事件,讓諸議題的曖昧性做出交疊。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