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檔接著一檔,照理說是得意人生的寫照,不過張懷秋那時開始發現不太對勁。「大概26歲的時候,那時候『大嘴巴』剛發片,可能一切都太不適應、給自己壓力太大。就莫名其妙有一天,早上起來、一張開眼睛,天花板在轉,就是類似那種感覺。『發生什麼事情?』『前一天也沒喝酒?!』」
【鏡大咖】掌聲尖叫聲先靜音 張懷秋

曾是偶像團體「大嘴巴」的成員,活在歌迷掌聲與尖叫聲中的最前線,但直到解散後,張懷秋才開始靜下來,究竟高速運轉的人生是自己要的嗎?如果不是,又該追求什麼?
美國真人秀尬一咖 張懷秋
11月22日生,以嘻哈團體「大嘴巴」出道,拿下第19屆、第22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新作為Podcast節目《白日夢非常秋》主持人,結合競技籃球與綜藝娛樂,帶領觀眾深入體驗籃球的熱血魅力與運動家的競技精神。
像快車道開車 一路在衝衝衝
原來那叫暈眩症,往後只要壓力大、或者免疫系統下降的時候,就容易發作。儘管算不上什麼大病,但也讓張懷秋學到一個道理,就是原來自己是不太分享自己的事情,包括那些所謂的負面經驗,「我認為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比較試著讓自己健忘。當下我會很自責、譴責自己,以後不要再犯了。往後我要做類似什麼樣的選擇,就會試著把它往後推,盡量不要再去想這件事情。」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