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毛頭小子教會我10件事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提到紐西蘭,大多聯想到奇異果,小小果子教會我不少事。文 牟迎馨攝影李明宜發布時間 2017.07.06 0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減肥Zespri澳洲紐西蘭奇異果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夏天,紐西蘭採收的奇異果飄洋過海來到台灣,一個個飽滿碩大的毛小子,在超市和水果行搶占位子,光是去年台灣人就吃下3億顆,人均食用量堪稱全球第一。到底這毛小子有啥本事?走一趟奇異果的故鄉-紐西蘭豐盛灣(Bay of Plenty),這10件事讓我大開眼界!瞧瞧,奇異鳥和奇異果是不是像極了?第1件事:紐西蘭人自稱Kiwi,原來是這原因奇異果原產於亞洲,在中國稱作獼猴桃或中國鵝莓,Kiwi這洋名可是紐西蘭人取的。1904年紐西蘭女教師Isabel Fraser把奇異果種子帶回國,毛頭小子開始落地生根,1959年出口商以紐西蘭國鳥「奇異鳥」(Kiwibird)命名為「奇異果」(Kiwifruit),兩者毛茸茸的土模樣,乍看還真有點像,如今,紐西蘭奇異果囊括全球3成市佔率,難怪紐西蘭人樂得驕傲自稱Kiwi。各式各樣的奇異果品種,顛覆刻版印象。第2件事:酸甜苦辣,什麼奇怪滋味都有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