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參加田徑隊,為了買1雙3、4,000元的日本釘鞋,我可以把每天60元的餐錢剖半只花一半,靠著早餐晚吃、中餐減量,每天存下30元,持之以恆2學期,就能買到夢幻釘鞋!」郭彥均笑談自己從小就擅於計畫理財,就讀國中時還曾經買過基金。
「因為同學的爸爸在金融圈工作,以前學校都會有那種好像懂很多的『小大人』同學,我一聽每個月只要3,000元,定期投入會有不錯的報酬,那時就拿出從小辛苦存下來的零用錢買了。」10幾歲的投資初體驗,他笑說已經不記得當初買什麼標的,但很清楚記得買賣都被扣了心疼的手續費。
郭彥均家裡原本經營錄影帶店,收入曾經極佳,不料錄影帶業沒落,家中經濟從國小5、6年級開始負債,早熟的他甚至比父母更懂得要節儉,尤其升上國中2年級後全家搬回爺爺家,擠在1間小房間一住15年,讓他更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