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蕭文興與任湘華收養女兒,為她命名蕭荷。當時女兒才1歲多,是個愛笑的女孩兒。任湘華記憶猶新,第一天南下接女兒,北返車程上,她問:「貓咪怎麼叫?」女兒童言童語:「喵~」再問小狗怎麼叫呢?她又跟著汪汪兩聲。「那時她以為要跟我們出去玩,還不知道從此是一輩子的家人了。」
根據當年筆錄與新聞,2006年1月22日,高雄的一對母女發現棄嬰。當時女嬰被放在民宅旁花圃上,身子凍得發紫,臍帶還沒掉,研判出生還不到一個禮拜。發現女嬰的是1歲多的蔡小妹妹,那天有點冷,蔡小妹吵著要出門散步,母女倆才走到隔壁巷子,就聽見小貓咪叫似的哀哀叫聲,就是現在的蕭荷。

蕭荷2歲多時,蕭文興與任湘華帶她南下展開尋根之旅,他們拜訪了當年承辦案件的派出所,拜訪了發現孩子的蔡家母女,拜訪了曾照顧過蕭荷的醫院,以及曾照顧蕭荷近一年的寄養家庭。他們還回到蕭荷當年被發現的花圃前,蕭文興和任湘華對女兒述說她來到家裡的故事,兒童福利聯盟社工也全程協助記錄。
照片裡的蕭荷懵懵懂懂,站在那個冬天的花圃前,蕭文興對她說著來時路,「我記得我跟她說,妳的過去,我們來不及參與,但往後,我們不會缺席。」任湘華也說:「我們希望從小讓她知道身世,而且是從跟她最親的人這裡聽到。趁我們記憶和資料都還清楚時,幫她做好記錄,往後她要尋根,我們已經預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