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中途,鄧泰華因客人預約剪髮暫停訪問,他頻頻致歉,「等我15分鐘就好。」細心詢問客人習慣、需求,鄧泰華剪髮同時會耐心解釋,「這邊剪下去,上面就蓬起來。」也不忘稱讚客人:「你原本髮型就很好,但有些可愛的人不喜歡髮型太可愛,你會嗎?」談笑間,未及見刀落,已漫天髮雨。
鄧泰華心態輕鬆,一眼能觀察出客人條件,談笑間手起刀落,10分鐘便能剪完一顆頭,「越年輕,資歷越淺,花的時間就越久。」有些客人擔心剪髮速度是否會影響質感好壞,他不以為然,「剪不好的人剪1個小時也還是剪不好。」
是否頭髮越長,剪的時間越久?鄧泰華搖頭大笑,再度破解第二個迷思,「頭髮不是一根一根計量剪的,剪刀是不眨眼的,有時候頭髮少,觀察反而要更細微,更小心翼翼,處理他的頭髮支撐點要更細節,所以會花更多一點時間。頭髮多,支撐力大,反而剪刀的次數不用多。」
至於頭髮適合濕剪還是乾剪?鄧泰華回覆,90%的髮廊是濕剪,意即頭髮打濕後,分線拉直,以夾子分區並固定頭髮「一片一片這樣剪,這是剪髮的方法之一,就像削蘋果也有很多方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