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當然沒想像中簡單,初時沒客戶當然就零獎金,那時代生意需要靠人介紹,或有需求的人會打電話到104查號台,再轉進公司詢問。「我就放假日都進公司,等人打電話進來。」幾乎全年無休地做了一年,人脈廣了,還考上領隊,「以前人比較會買東西,像去日本,幾乎人手一台walkman,回扣不少,公司不會管你。」
但是他帶團的日子不多,「我個性比較拘束、嚴謹,而且齁!我很會暈車。」尷尬自首,「做了一陣子,就轉去做票務,早期票務也很好賺。」那時賺的是價差,「講難聽點就是買空賣空,跟航空公司進貨,再加點錢賣給客人。」航空公司沒幾家,位置都有配額,「應酬不可避免,『喝』很重要。」在票務這塊他得心應手,不到30歲,就賺取人生第一桶金,而後就跟朋友湊200萬元,成立五福。

「我們南部都老實人啦!當時大家很熟,靠義氣啊!都不是條文寫得清清楚楚,都是說拿錢出來一起做,會計也公開,出去搶生意,有賺再拿出來分。」一起創業的副董陳世雄回憶當年:「許董欸伊人足樸實ㄟ!很好溝通啦!我們認識30幾年沒吵過架。他在業務方面比較嚴格,但控制欲不會很強。」只是5個人5種性子,有個股東因為理念不合決定收手不玩,造成五福第一次經營上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