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也是靠一個賣很好的行程『五福晶鑽』穩住。」五福最早以日本短線為主,剛創立時,國內航空公司都有固定配合的旅行社,這檔戲棚腳卡不到位,許順富腦筋轉得快,從外籍航空切入。「我們取得日亞航的機位。以前他們台灣飛日本就是大阪、名古屋、東京這些比較短的點,吸引的都是商務客或跑單幫,觀光客少,進去比較容易。」搭配上日本國內航線,行程可延伸至九州的福岡、鹿兒島、熊本等,相同的天數可以玩到更多點。

公司狀態回穩,逐步擴編到2百人的規模,2003年又遇上更大難關,SARS爆發。「也不是只有我們啦!應該是各行各業都死。」從3月台灣出現第一個病例,到7月初從疫區除名,4個月時間,旅行社一通電話也沒有接到。
一些大型旅行社撐不住開始裁員,「五福規模沒那麼大,人力成本沒那麼高,我覺得還可以撐一下。」前3個月,他依舊給全薪,後來員工自己要求領半薪。「公司還辦很便宜的員工旅遊,到泰國5千元。我跟我老婆去日本東北,沒人出國我們只好自己出國。」SARS結束,時間點剛巧落在暑假旺季,悶壞了的人們全衝出籠,行程一推出立刻被搶光。
賺回之前的虧損,許順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員工少的半個月薪水還給他們,「雖然說大家都在玩,也沒在上班。」留人要留心,尤其是旅遊這麼高流動率的行業來說,這點更重要,「這行就是靠人啊,捨得給才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