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天氣之子》 你的雨天和我的晴天會員專區娛樂《天氣之子》有著新海誠一貫優美細膩的畫風,和青春的戀曲,但設定較前作《你的名字》更加複雜。(車庫提供)文 聞天祥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9.16 18:26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新海誠影評天氣之子聞天祥動畫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新海誠的《天氣之子》依舊維持他優美細膩的畫風,煽情曲折的故事,飽滿的音樂,以及用小小的青春戀曲去撼動大大的世界。 男主角是個從小島逃家到東京冒險的青少年,在陰雨不斷的大城市,淪落到只能以速食店飲料當晚餐,女店員卻偷偷塞給他感覺無比美味的漢堡,就此結下不解之緣。這個溫暖的女孩有股召喚晴天的能力,於是男孩除了在一個古怪的雜誌社打工,還協助她以這項天賦為別人帶來快樂,也讓她和相依為命的弟弟足以維生。然而牽動自然就必須付出代價,周遭的律法也不容許未成年的他們獨立或相守。新海誠在《你的名字》已經把青春戀情對抗、甚至改變世界的浪漫性,推到了極致;《天氣之子》乍看之下不遑多讓,不過相對更加複雜的設定,也讓敘事出現一些疑義。向前可以推到男主角逃家的動機,中間則從老少警探煞有介事卻又虛晃一招的描寫看出角色太多照顧不及的尷尬,到最後主角們勢必遭遇的社會制裁也輕描淡寫。但你如果把它看成是創作者的任性,它又另有趣味。怎麼說呢?當必須為世界犧牲,成為英雄傳說不可違抗的定律時(包括看起來最世故的鋼鐵人也一樣)。新海誠卻安排他的主角選擇了「個人」而非「整體」利益。表面上,只是讓有情人終成眷屬;骨子裡卻在說,別把責任丟給我。有趣的是前面主角還不斷高喊沒人相信他們改變了世界,到最後卻自我安慰不需要為世界變成這樣而負責,甚至搬出大人作證:「世界以前本來就這樣。」 當電影為青春辯護的時候(不要因我能帶來幾許陽光,就逼我為陰雨犧牲),總覺得也是他對自己樹大招風所受壓力的反彈!這部新作如果引爆爭議,其實都是他埋好的雷。84分導演:新海誠配音: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片長:112分鐘級別:普遍級上映日期:9月12日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