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跑5公里、假日至少跑21公里,偶爾會給自己小目標,像從高雄跑到台南,看看寶家(寶雅旗下五金百貨)長什麼樣子!」穿著白T、運動褲的股人阿勳繼續說,「投資就像跑馬拉松,我不在意100公尺跑多久,而是專注目標,跑完全程。」
談到新冠肺炎重挫股市,阿勳卻說:「最可怕的不是崩跌,而是在崩跌時你沒錢。」今年1月台股加權指數1萬2千點時,阿勳見整體市場過於昂貴,出脫一半持股換回現金,「昂貴很脆弱,因為它享有很高的市場預期,也伴隨著很大的失望。」
攤開過去20年台股大盤指數股價淨值比河流圖,舉凡指數來到高估區間,接下來必定會歷經大跌。「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前一年偏高價位在9,332點,但當時指數來到9,809點,接著大盤一路往下跌。2020年1月台股也攻上1萬2千點,而當時偏高價為1萬1千多點,新冠肺炎只是壓倒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使沒有疫情,也難保科技戰、5G泡沫化等因素,導致崩跌。」阿勳分析。
「昂貴時就得提前降低股票部位,多點現金保持彈性。」阿勳建議,當觀察股價淨值比河流圖,發現大盤指數落在高估至偏高時,應握有100%現金;若處於偏低至偏高區間,股票部位可介於50%~75%,若低於偏低價代表便宜,則可滿倉。「這套方法,也幫助我在2015年、2018年股市下跌時,擁有足夠的現金去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