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肉粽據說是嘉義一帶的吃法,粽子切塊以後下油鍋煎得兩面恰恰,起鍋前再打個蛋汁,吃的時候配上醬油膏和胡椒粉。
【搶救剩肉粽】南部粽別丟電鍋 下鍋煎變身涮嘴早餐

每年端午過後,冰箱總剩下不少粽子,連放電鍋蒸都覺得心累。我今年決定學嘉義人把粽子煎來吃,口感清爽不少,不妨一試。
煎肉粽沒有什麼繁文縟節,唯一規定是只能用南部粽,想來也合理,因為糯米經過長時間水煮,澱粉糊化,長出像粿的質感,煎起來才不會散架。而且配料比較單純,要是用米粒分明、加上一堆大塊配料的北部粽,最後可能會獲得一碗炒油飯。
材料:
涼的南部粽、食用油少許、雞蛋
作法:
- 粽子從冰箱拿出來直接切塊。
- 平底鍋內放少許油,小火熱鍋,把粽子塊鋪進鍋中慢煎,直到兩面金黃。
- 把蛋打散成蛋汁,淋在鍋中,翻面煎到蛋皮全熟,即可起鍋。
- 吃的時候配上醬油膏和胡椒粉。
雖然用油去煎,但黏黏的糯米因煎的手續變成酥酥外皮,多餘的油也被蛋皮吸收,吃起來清爽不少,再煮碗清爽的蔬菜湯,就是簡單的一餐。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