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張中華民國國旗口罩圖在網路爆紅,日本部落客貼文寫著:「這個設計可防止被中國人搶購或轉賣。」台灣網友紛紛留言大讚:「全球都可推廣。」「快教其他國家。」眾人都在找口罩與它的產地,後來發現是由台灣康匠製造的正港MIT產品。

「這個時候變紅真的是誤打誤撞。」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笑著說:「當初是商業考量,覺得郭台銘會參選,評估支持者會喜歡,很訝異後來他沒選。」結果口罩滯銷,堆在倉庫,直到武漢肺炎爆發,詢問度突然爆表,「但都被國家徵收,民眾要買也買不到。」
雖然沒賺到錢,台灣康匠卻賺到名氣,不少人因此認識這新生代口罩商。台灣知名口罩業者大多創立4、50年以上,台灣康匠成軍不過9年,政府全面徵收期間表現卻不輸這些大前輩,日產能230萬片,是所有廠商之冠。拚命衝產量是不願民眾買不到口罩,陳勇志原本是無塵室耗材貿易商,H1N1流行期間口罩價格遭哄抬,吃了大虧才會轉彎踏進製造業。